點擊排行
推薦圖文
“佳”期正逢“時”——記廣東省實驗中學、廣州市第二中學2020年同課異構活動
“佳”期正逢“時”
——記廣東省實驗中學、廣州市第二中學2020年同課異構活動
2020年10月23日下午,在我校高中部校區迎來了“廣東省實驗中學”的教師,大家在蘇元山下共聚一堂,進行同課異構教學交流與互相學習。
本次同課異構的內容是人教版必修第一冊第二章第二節《氯氣的性質》第一課時。承擔本次同課異構上課任務的分別是“廣州市第二中學”的陳佳琦老師和“廣東省實驗中學”的時圣禺老師。兩位年輕教師的課堂都充滿了活力,并且展現了不一樣的風格,陳佳琦老師發揮了女老師細致、嚴謹的特點,課堂環節的處理節奏緊湊,表達也很清晰到位。時圣禺老師則充分展示了男老師的風趣、幽默,帶領學生在課堂中充分放飛思想。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元素化合物性質的學習,兩位老師密切結合新課標的核心理念,在課堂中都非常注重發展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兩位都不約而同的采用了“預測性質—設計方案—實驗驗證—獲得結論”的科學探究的程序進行教學。但是在一些教學環節的處理上,兩位老師采用的方式不同。
廣州二中的陳佳琦老師以“氯氣用于自來水消毒”的這一真實情境問題作為引入點,引導學生分析Cl2溶于水是否發生反應,通過一系列素材展示,讓學生預測氯氣與水反應的產物,調用學生初中已有知識進行實驗驗證,再通過教師演示實驗,通過引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說明氯氣與水確實發生了反應,生成了H+與Cl-,并通過實驗中特殊的酸堿指示劑褪色的現象,引發學生好奇,引導學生分析還可能有哪些產物,并對引起指示劑褪色的物質進行了理論分析和實驗驗證,最終讓學生理解氯氣與水反應的本質。整個探究過程環環相扣,讓學生能充分參與到探究的過程中,問題之間的承接關系緊密,能及時探查學生的知識、能力,整堂課目標明確,層層遞進,學生的專注度較高。
省實驗中學的的時圣禺老師通過“展示新制氯水和久置氯水的不同”引起學生的好奇,設置了一系列問題引導學生觀察到新制氯水和久置氯水的區別在氯氣“沒有了”,進而分析氯氣消失的原因是什么,為什么會氯氣會“消失”,引發學生關注到氯氣與水的反應上來。然后讓學生充分分析氯氣與水反應可能的產物是什么,學生在時老師的引導下,通過小組討論、交流,充分展開預測,得到多種可能產物,學生的思維得到了充分展示,學習的積極性也較高。時老師的課堂節奏張弛有度,充分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在課后的交流評課中,兩授課老師分別闡述了他們的教學設計思路,兩校老師圍繞兩位老師的教學展開充分的討論。充分肯定了兩節課在新課標背景下展現出的教學思想,尤其是兩位老師都注重探究的過程。通過研討,老師們提出了探究的目的是什么的問題,不僅僅是讓學生體驗一遍探究的過程、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對“猜想”的興趣,只有保持好奇心,才是學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本次同課異構的活動讓跨越大半個廣州的兩所學校的老師在教學中進行思想的碰撞,在交流中互相學習,以求教學上的成長,期待兩校下次更進一步的交流。
廣州市第二中學 化學科
?